本报讯(通讯员 刘品 查震洲)为切实减轻中小学非教育教学负担,近日,淮安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全面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明确全年全市中小学“进校园”活动6大事项、学校自主选择7大事项。
淮安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清理规范工作,严控“进校园”活动数量。一是摸清底数,建立数据库。围绕“进校园”事项的必要性、实效性以及与教育教学关联度等全面摸底、梳理分析,对频次高、效果差、非必要的“进校园”活动建立数据库,集中取消一批质量不高、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联度不强的“进校园”事项,严防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事项进入校园。二是统一标准,执行一张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公布规范中小学(幼儿园)“进校园”活动清单和学校自主选择目录,不在范围内的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活动一律不得进校园,并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标准流程,执行全市一张表,各区(县)不再另行制订。各学校自主选择项目不超过4项,活动次数不得超过20次,鼓励倡导多部门联合举办,减少活动次数和时长。三是严格准入,把好入口关。涉及多部门、多层级需要“进校园”的事项,由牵头单位向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申请,审批后方可开展。市级清单及自选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组织一次评估认定,对师生、家长普遍反感的活动和成效不高的事项,及时调整并减。对确需“进校园”的新增活动,活动牵头单位按相关程序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实行“凡进必审”。建立健全中小学“进校园”活动每季一监测、半年一认定、年度一总结的工作机制,将规范“进校园”活动纳入学校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