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费泳,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及佛教艺术。201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专业负责人的美术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奖。
主持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项目(项目编号11kys001),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项目编号17wcs002),两项艺术学项目《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专著《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三届哲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五届哲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第十九、二十六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两次国家级银奖。另出版著作《艺术中国·绘画卷》《南北朝佛教艺术研究》《六朝艺术》《佛教艺术经典·佛教艺术的发展》《海外藏明清绘画珍品》《敦煌石窟艺术精品丛书》等。论文3次获得江苏省哲社科优秀成果奖。
先进事迹:
研究生培养期间,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热爱祖国,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方式,注重学术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呵护学生的个性及其学术发展。所指导的研究生用实际行动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活力,成为带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国家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宗教艺术研究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佛教艺术自古印度主要沿北方陆路和南方海路向亚洲东传,在这一进程中,形成汉传佛教文化圈和印度佛教文化圈,汉传佛教文化圈包含今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印度佛教文化圈大体包括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一带。目前佛教艺术的实物资料数量已占中国美术史一半以上,研究和发现这些资料的价值,需要做许多基础工作,包括分类、分期,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风格、来源、地位的鉴定等。研究所面对的美术史或宗教艺术发展的格局观,是导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也是确定专业研究方向的基础。得益于南艺美术学院几代前辈学者的努力,在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已有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被拓展。常怀敬畏之心,传承学术薪火,这似乎已成为本师生群体一种治学理念。
在读博士研究生樊雪崧,学术研究侧重敦煌石窟早期壁画的题材,即本生、佛传、因缘故事内容,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领域。敦煌地处北方丝绸之路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要冲,同时兼有来自印度和内地佛教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忽视其中一方,都会对影响来源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如此,影响敦煌石窟外部因素的复杂性,远不止来自东西两方的概念化认识,内地佛教艺术的传入途径也繁杂多变,还不能排除其他地区来自印度的再传。樊雪崧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文化的复杂性,所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地考察,2019年12月前往印度阿旃陀、卡拉、巴贾、贝德萨、奥兰加巴德、哥特蔻池等西南部石窟进行实地调查,获取了许多一手资料,足迹还遍及中国北方丝绸之路沿线及内地较早的佛教遗迹。并将重点放在对莫高窟30余幅故事壁画的图像学研究上,在著名期刊《敦煌研究》连续发表了《莫高窟第419窟须大拏本生图新探》(2019年第1期)、《未竟的示寂: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新探》(2019年第5期)、《莫高窟第419窟萨埵太子本生图补考》(2020年第1期),得出部派佛教思想对早期敦煌艺术的影响,且影响来源途径包括西线和东线,还有南方长江流域佛教造像的影响。樊雪崧的研究,为莫高窟早期壁画的思想和风格源流,作了较为客观的解析。
刘洪彩,在读博士研究生,侧重对海外藏佛教造像的调查与研究。因多方原因,中国近现代有大量包括书画、佛教造像在内的珍贵文物流失国外,这其中有许多在艺术史上有着坐标或里程碑的作用,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物的价值实际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重要环节的证物。特别是在中外考古及美术史领域,屡有学者对中国海外遗珍进行追踪辑录,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学术界对这些实物价值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更加侧重对类别、题材、年代相关问题的探讨。刘洪彩正是在这方面用功颇勤,并有一定学术积累,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佛教造像调查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美国馆藏北朝佛教雕刻调查与研究》等。多次赴美国各大博物馆,调查流失的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发掘其蕴含的重要文物和艺术价值。这项研究计划宏大,且着手实施难度大,刘洪彩有较强的外语语言能力,已先期考察、收集了耶鲁大学美术馆、哈佛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中国佛像精品。2019年出版了专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中国佛教造像》,进而将展开对全美30多家文博部门所藏的北朝、隋代佛教石刻造像的调研,并以文本形式呈现美国博物馆藏北朝隋代佛教石刻造像名录、鉴别、源流的研究。
闫慧,2017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专攻的课题是一个在学术界少人问津,但又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熠熠闪光,曾对中国宗教艺术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摩尼教艺术。摩尼教是中世纪创立于波斯的一个具有世界性的宗教,于隋唐之际正式传入中国,流行于新疆一带,8、9世纪一度成为回鹘高昌的国教,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石窟寺艺术中,仍能见到许多被世人误为佛教题材的摩尼教绘画。在唐代,摩尼教的影响力仅次于佛教和道教,会昌灭佛后转为民间流行,据传朱元璋即是摩尼教信徒,明以后此教以伪装的方式依托于佛道寺观,秘密生存,之后衰亡。由于摩尼教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与佛教和道教艺术杂合,人们忽略了摩尼教艺术的独立价值及宗教文化的复杂性。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极为罕见的情形下,闫慧着手这项工作时,可以想象难度何其之大。研究期间,闫慧只身前往新疆考察吐鲁番等地多处石窟寺,从数量众多、题材内容庞杂的的佛教绘画中,甄别出摩尼教艺术内容,并通过与国外学者交流,获得更多内容详实的摩尼教艺术藏品和相关文献资料。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获得2017年南艺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2018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张理婧,研究的课题焦聚在印度笈多王朝的佛教造像,这是一项极有价值和具挑战意义的工作。印度自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得到大力推广且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犍陀罗、秣莬罗、阿玛拉瓦蒂造像系脉。之后的笈多王朝,不仅在地域上拓展疆域,并将佛教造像带入全盛时期,笈多时期又被誉为印度佛教造像的黄金时代,形成了萨尔那特及秣菟罗两大地域风格,对汉传佛教文化圈及东南亚的佛教造像产生了深刻影响,且延绵至今。以往中国学者较少涉足对笈多时期佛教造像的专项研究,张理婧发挥其语言能力,获得教育部“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赴英国留学1年,通过此次机会,对英国多家藏有笈多时期佛教造像和文献的博物馆、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和考察,其间困难重重,在结合之前对中国佛教造像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笈多萨尔那特佛教造像较为系统的研究,其部分成果《笈多王朝萨尔那特菩萨像研究》《萨尔那特佛教造像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已发表,并获得南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提名推选2020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即将毕业的英国留学生茜茜(francesca leiper),本科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其虽为英国人,却刻苦学习了中文,拥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又对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最终将论文方向定在对宋画《后赤壁赋图》的研究上,发掘此图的宗教与纪念意义。该项工作集图像学与文献研究于一体,需要对作品题材及其背景资料有广泛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极为不易的,要面对中国如此浩繁深厚的文化积淀,茜茜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以独特的视角,严谨缜密的逻辑和论证,对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寓意作了深刻的剖析,并产生了新的学术见解,完成了硕士论文《纪念苏轼: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再研究》,在学位答辩会上,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许。茜茜深爱中国文化,积极推动和参与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介绍被誉为西方书法家的英国学者李素珊(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英镑钞票艺术字体设计人)来华交流,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向国外介绍传统民国建筑艺术等。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更深层地认识了中国人伦情感在绘画中的寄托表达方式及绘画的宗教意义,为其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从事中英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以上例举了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少有感人的故事,却真切地本着严谨治学、踏实做事的原则,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期将南艺美术史研究的学术薪火代代相传,为艺术学研究领域不断注入有价值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