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生物与生态导师团队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k8游戏平台

 凯发k8游戏平台 > 热门专题 >  > 双十佳评选 >  >  > 正文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生物与生态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针对土壤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养分利用率低和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生物与生态”研究生导师团队旨在研究碳氮等元素在土壤中及土—水、土—气界面的形态转化与交换过程,阐明元素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机制,发展土壤生物与界面过程新理论,为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区域环境治理和农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先后与英国洛桑试验站、美国斯密森尼环境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melbourn大学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团队包括5名研究员,其中国家杰青2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3人,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1人,国际主流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16人次。研究方向涵盖土壤氮素循环、土壤微生物、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三个研究方向,近十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isme j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2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支撑项目、973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技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8项。

  团队成立以来,3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5人,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有3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8人获中国科学院、江苏省百篇优博论文,35人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团队成员:颜晓元、贾仲君、褚海燕、吴永红、夏永秋。

  【先进事迹】 

坚守科教融合 筑梦青春报国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生物与生态”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十年前,因战略发展布局的需要,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谋划凝练学科方向。颜晓元、褚海燕、贾仲君三位研究员作为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因年龄相近(均为“70后”)、研究方向相关(从事土壤物质循环生态过程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经历相似(曾在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自发形成讨论小组,这便是“土壤生物与生态”导师团队的前生。此后不久,更为年轻的吴永红、夏永秋的加入使得这支团队最终成形并发展至今。

  热血未凉、初心不改。一晃十载躬耕,五位导师也从青年步入了中年,科教成果丰硕,门下人才辈出。“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在团队导师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言传身教下,以胸怀天下、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朝气满满、踌躇满志地奔赴了那些属于他们挥洒青春、实现价值的远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求学阶段导师团队的通力协作和个性化的培育,使得我们具备了相对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自信。”“不同老师给予我们的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大家永远记得来时的方向。”“这份质朴且有温度的师生之情就是我们不断挑战自我、勇敢拼搏的力量源泉!”毕业生们如是说。

  率先垂范 立德育人

  团队的导师们都是“70”后中的科研骨干分子,其中四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一名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作为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他们深知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政治本色的崇高性。率先垂范、立德育人,是他们一直践行的师者风尚与育人理念。

  夏永秋是团队里面最年轻的党员导师,每次外出采样他总是冲在田间地头的最前面,寒来暑往用最朴素的言行在党员、团员学生面前发挥新时代下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的示范引领下,一批青年骨干迅速向党靠拢,数名党员青年成长了起来。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夏老师尤其注重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和团队的学生们打成一片,教学相长。郭淼同学是“80后”,也是夏老师的好“兄弟”,在学习和科研生活中两个人总是形影不离,连食堂吃饭的时候也在争分夺秒探讨学术问题。“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要开展一个连续高密度河流一氧化二氮排放观测试验,需要在野外选择一个河段,每2个小时采集一次气体样品和水样,每次采样30分钟,需要连续观测72小时。夏老师和我们一起认真准备试验的每一个环节,晚上大家一起蹲守在野外河边一间简易的民房旁,三天三夜完成了2400余次操作。当时参与观测的4位小组成员的集体成果,最终也发表在了chemosphere和geoderma上。”说起那几个日夜,郭淼记忆犹新,夏老师不知疲倦的身影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一直影响和鞭策着他之后的言行,而他也正在影响着身边一个又一个年轻人。

  优势互补 科创并举

  团队的导师们都有着海外留学的背景,他们不仅是不同专业领域里的科学家,更是懂得兼容并蓄、开放共赢、协同创新的觉悟者。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与学生们悉数分享,尤其注重在平时教学与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和直面“头脑风暴”,取长补短,去伪存真,鼓励大家在科学研究和创新突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夏围围、申聪聪、郭淼三位同学是较早进入课题组学习的同学,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见证了团队导师“兼容并蓄、优势互补”新时代团队精神的实质。学生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当年围绕土壤对温室气体的贡献这一研究课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这段难忘经历了。“颜晓元老师发挥自己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优势,指导我们如何从元素循环的影响因素如土壤属性和环境因子,解释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异”“吴永红老师从界面生态的角度指导我们进一步探索碳氮在土—水界面、水—生界面物质迁移规律与影响机制”“褚海燕老师在土壤微生物生态方向有很深的造诣,从微生物和宏基因组学方面的深层机制对我们提出很多指导和探索”。而这些现象和机理的探索离不开仪器平台的搭建和模型模拟方法,“贾仲君老师在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标记dna的离心分离平台上很有经验,经常和我一起进行分离条件的摸索,改装仪器设备,最终得到成熟的技术方案,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创造世界一流的实验条件”“夏永秋老师基于自己在模型模拟方面的多年研究经验,在模型构建、不确定性分析方面对我们给予指导”。在对科学问题的执着追问和技术方法的强力支撑下,团队导师指导下的课题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研究生培养工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导师们日常交流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形成一套完备的“科技工作者”培养流程与模式,尤其是要着力于打造学生们过硬的科学素养。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团队导师把逻辑思维训练和演讲表达能力列为两大基准点,并围绕这两项重大考核因子形成了一系列度身定做的学生培养流程。以目标为导向,有的放矢、化整为零、责任到人。研究生小王(化名)性格腼腆,一开始做学术报告难免照本宣科,思路不清晰。为提高她的自信心和作报告的水平,不管工作有多忙,颜晓元老师总是抽出时间组织学术报告,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指导小王如何前后连贯呼应,明确研究主旨,展示思维逻辑,如何逐步展开层次,突出创新结果,讲清基本观点。通过几年的努力,小王的学术报告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从怯场变得能流利自如地表达观点,并荣获2013年全国大气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最佳演示奖”和第六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优秀报告奖”。现在,只要是这个导师团队带出来的学生,均具备了鲜明的团队特点。他们以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演讲表达水平在研究所研究生群体里站出了属于自己的飒爽英姿。  

  润物无声 良师益友  

  团队的导师们虽是清一色的男子汉,但话家常嘘寒问暖的本领同样十分在行。人们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这些学子们能成才和发展,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朴实无华的方式,在最寻常的日子里播撒着关爱,在刚柔并济式的言传身教之中表达导师们最真挚的爱“子”情怀。

  说起褚海燕老师,同学们总是会想起他那儒雅风度的外形和娓娓道来的语调。学习之余,褚老师还喜欢带着学生们去放声歌唱,在学习之余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和他聊聊生活点滴。分享各自生活的感悟,也是沟通和了解学生们思想、情绪动态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们的所急所想,为他们出谋划策。无论是“不起眼”的小事,还是“不浮华”的实事,只要是学生的需要,他总是作为自己的“要事”。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难不住、压不垮、累不倒的“最强拍档”。“今年三月国外疫情突然爆发,他第一时间给远在美国的我寄来暖心的口罩和防护用品。”范坤坤说起这件远渡重洋沉甸甸的包裹时有些动容。这些年,洒向学生们心田的暖阳,已经成为他们待人处事的正能量之泉,也必将泽被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

  与褚老师相比,吴永红老师则是一个有着鲜明“拓荒牛”气质的人,因为不善言辞,他与学生们的日常相处则显得更加的润物无声、含蓄低调,甚至有的时候,这种雷厉风行的风格,也会让一些偶尔开小差的学生惴惴不安。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自己已经坚持了20多年的“6 12”,“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天道酬勤嘛!”搞环境的人免不了要跋山涉水,他用自己近乎严苛的作息时间表给学生们示范了另一副不畏崎岖山路、田野泥泞的奋斗图景,激励着他们勇敢走出舒适地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广大青年写回信。一封封信笺为广大青年送去温暖关怀,指引人生航向。习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提出了弘扬优良传统、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殷切期望。逐梦起新航,这些青年土壤科技工作者们,肩负着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担时代重任的使命。三尺讲台育花苗,一颗丹心献春华,未来他们会继续以岁月为笔山河为卷,以青春作答的豪情与脚踏实地,以锐意进取、砥砺意志的践行,锤炼修为、严谨治学、德育后辈,与学生们一道书写中国梦里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k8游戏平台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k8游戏平台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