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研究生导师团队于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带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团队现有博导18人、硕导4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和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各1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各1人、江苏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人。
团队多人次获得过国家级省级表彰: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最美高校教师”“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2人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人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十三五”以来,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25项及其他国省级项目8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1.4亿元。2017年、2018年,团队成员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60年来,团队共培养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1100余名硕士、博士毕业生,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篇、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2015年获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
团队成员:张洪程、王余龙、杨建昌、郭文善、戴其根、陆卫平、黄建晔、陈德华、冷锁虎、朱新开、杨连新、董桂春、张祖建、霍中洋、姚友礼、许轲、刘立军、陆大雷、孙成明、陈源、魏海燕、顾骏飞等。
【先进事迹】
乡村振兴中的“科教答卷人”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在张洪程院士的带领下,坚守科研报国初心,勇立创新潮头,矢志追求卓越,深耕作物优质绿色丰产“试验田”,问鼎一流农业科技成果,潜心一流农业人才培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扬大答卷”。
潜心攻关,争当科技创新的“急先锋”
良种和良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业科技创新的水平,在团队领头人张洪程院士眼里更是“国之重器”。在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等多位教授“接力”传承下,团队成员走遍大江南北,创建“新型抛秧技术”,扶直了农民的腰杆;牵头创建“新型耕作栽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精耕细作,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协同研发耕种管一体智能机“无人化”田间作业成套装备技术,引领农业生产快速向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江苏省姜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是一个典型的省级智能农业园区,也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作为“乡村骨干”的霍中洋教授以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为园区精心编制了一套建设规划与方案,有效推进了园区水稻产业科技发展与稻农的增收致富。
这些只是导师团队数十载科技创新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他们勇担时代使命,不断攻关创新,为“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团队瞄准世界作物科学前沿,紧贴我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生产发展要求,建立了一支结构更趋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10人,博导24人(含兼职)、硕导59人(含兼职),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2014年至今)、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1人、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首席中青年科学家和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各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
团队先后主持承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973”计划等项目。“十一五”以来,先后形成80多项农业科技重要成果,其中“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等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5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团队情系三农、肩担责任。“水稻优质高效机械化精确化生产技术创新团队”获评首届江苏省“创新争先奖”团队,粮食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与创新团队获评“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张洪程院士、郭文善教授获评“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杨建昌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江苏最美高校教师”称号,戴其根教授获评“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魏海燕教授获评“江苏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霍中洋教授、朱新开教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多年来,团队与国际水稻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高校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为研究生培养搭建了高水平的优质平台。
立德树人,培养农业英才的“点灯人”
团队通过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对高层次卓越新农科人才的培养,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选派研究生在生产一线蹲点实施科学试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聚焦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科研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着力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扎根讲台33年,杨建昌教授不仅坚持承担《作物栽培学》《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等多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把大量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他爱生如子、潜心育人,在立德树人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同样心系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洪程院士率先垂范,常年坚持“5 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成为学生们比学赶超、奋发图强的学习灯塔。2019年,张洪程院士号召团队成员捐出所获的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资金150万元,专门设立“强院创新基金”,用以奖励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
一直以来,团队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始终把“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精力聚焦到解决我国作物生产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难题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带领学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情怀书写担当。团队每年安排学生轮流在苏、皖、赣等基地蹲点,让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学以致用,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科研人才。
长期以来,团队培养的研究生理论技术功底扎实,勤于实践、易于合作,他们从团队导师身上传承了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谦虚谨慎、创新进取等优良品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各界好评。已毕业的1100多名硕士、博士分布在国家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很多人已成长为科研、管理骨干和领军人才,在各自岗位上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殷切期望,用青春和汗水服务“三农”事业,用不懈的奋斗努力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比如,1999年入学攻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博士生刘巧泉,毕业后在本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稻米遗传品质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nas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担任扬州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情系三农,勇做脱贫攻坚的“领头雁”
把成果留在田间地头,是每个团队导师心中的担当。多年的服务与实践,让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试验田,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田野上开花结果。
张洪程院士领衔的团队数十年磨一剑,主推的“水稻主产区实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种植过程标准体系在苏、皖、鄂、赣累计应用8952.7万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114.9亿元。
团队导师们不仅是紧贴“三农”一线的专家教授,更是党和政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领域的智囊智库。2020年5月,张洪程院士撰写的《开展比学赶超,奋力推进“苏米”产业走在全国最前列》建议,提出“促进苏米品牌建设,打造稻米产业强省”,为建设新时代江苏“鱼米之乡”提供了重大决策支持。这一建议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和省、市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020年7月初,张洪程针对“粮食安全”再次建言发声,提交了建议报告《将全面推进水稻生产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绿色大粮仓”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工程》,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为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智力支撑。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研究生导师团队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立德树人、发明创新、服务三农、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决心以卓越的行动,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