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研究生导师团队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k8游戏平台

 凯发k8游戏平台 > 热门专题 >  > 双十佳评选 >  > 正文

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以邹志刚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中心秉承“开发清洁能源,创造绿色未来”的理念,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友好材料研究机构。 迄今为止邹教授团队总计发表sci论文6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natl. sci. rev.,phys. rev. lett.,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国际一流期刊,培养博士、硕士生100余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7项专利已经实现成果转化。团队聚集了一支思想活跃、富有挑战精神和凝聚力的人才队伍,形成一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邹志刚、李朝升、于涛、周勇、闫世成。

  【先进事迹】

海外归来报春晖

——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可再生能源”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邹志刚,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两届“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总装备部“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负责人,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院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次,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沙特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特别奖;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

  回到江苏,聚力南大

  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邹志刚供职于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这里经费充足,实验条件优越,工资待遇丰厚。然而回国是他在异国他乡一直不曾放弃的梦想。当他提起想要回国时,他耳边响起了不少反对的声音,甚至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他是“吃饱了撑的”,对于这一切,他潇洒地一笑了之:怎么能够要求别人了解自己埋藏多年、蓄势待发的渴望?他们又怎么可能明白自己内心深处期待报效祖国的焦灼?

  2002年秋天的一个午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南京大学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表示愿意应聘“长江学者”。没想到两天后,就收到了南京大学的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求贤若渴的急切和热情。他的心被这种热情深深地鼓舞着、感动着。他放下手边的工作,精心撰写了回国建立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的草案,计划书中写道“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能源和环境问题,美国在未来5年将投入17亿美元进行能源环境的研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尚未起步,建立这一中心是为了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辞去日本的工作,当一名南京大学的全职教授。面对太太对他“瞎折腾”的不满和女儿的不理解,他的解释直白而坦诚,南京大学的决策层和南大物理学院的老师都是真心相邀、真诚相待,南大是个可以静心做科研,成就事业的好地方。一年损失几十万的收入和能为祖国做点事情相比,这点牺牲是值得的。2003年1月,邹志刚回国签约,正式成为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同年5月在南京大学成立“环境材料和再生能源研究中心”。

  多年来,对于远隔重洋的妻儿,相见时难别亦难,邹院士的思念之情常常溢于言表。但江苏有他的事业,南大有他割舍不断的师生情和梦想。他常说,刚回国时他正当壮年,如今人生已过一甲子。六十年恰是一个轮回,而今迈步从头越,他的人生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他要争取在新的征程上,砥砺前行,加倍努力。

  材料学家,成果卓著

  邹志刚院士长期从事新能源及光催化材料方面研究,在新一代光催化材料等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理论、可控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1972年,两位日本科学家发现tio2单晶电极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从此“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成为科学研究热点之一。而后三十多年,尽管各国科学家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仅占太阳光4%的紫外光,让光分解水制氢的转化率低得可怜。针对这一挑战,邹志刚发展出新一代可见光(占太阳能43%)响应型光催化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也以《水 太阳 新催化剂=新能源》为标题配发评论,声称“这是一个突破,虽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这一研究成果必将影响未来研究的整个过程。”此后,邹院士带领团队克服科研、人才培养上的重重困难,比如,由于实验室是由办公楼的空房改造而成,电、气等设施无法适用于实验室的要求,只好重新装修规划;大楼里没有大型货梯,大型实验设备难以搬到7楼的实验室内,就把窗户拆掉,靠人力用绳子把沉重的设备慢慢拉上来;研究中心成立初期知名度不高,实验条件有限,招生遇到困难,研究工作迟迟难以开展……邹院士告诉团队成员“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用成绩应对质疑。”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邹院士团队十七年如一日,终于从理论、材料及应用上逐步解决了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和环境中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中心也逐渐步入正轨,并成长为一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团队。

  邹院士在科研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分解海水制氢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邹志刚团队瞄准这一前沿研究,率先利用模拟太阳光和户外太阳光实现了光催化分解天然海水制氢,推动了绿氢技术的发展。他带领团队率先尝试采用光催化技术还原二氧化碳,并模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光催化材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他常激励学生,“梦想有一天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我们的材料可以直接转化成酒,不仅可供人饮用,还能为各行各业稳定提供燃料”。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在密闭空间中具有潜在应用,并有望在航空航天中获得应用,为地外深空探索原位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提供人类生存必要的氧气。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挑战,邹志刚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有害物的机理,研制出日处理量达20吨以上的光催化污水净化设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重视教学,精益求精

  邹院士对团队成员要求“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搞一些科学研究。”尽管承担的科研工作很重,团队的导师们热爱教师岗位,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邹院士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践行教学创新。他讲课方法生动活泼,由浅入深,深受学生喜爱。他对自己的讲授总是精益求精,上课用的讲义都由他自己编写,有的课尽管他已讲过多次,但每一次都有修改。在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科,总是高屋建瓴,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他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他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也不相信有万能的教材或教学软件。他认为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因材施教。

  春风化雨,言传身教

  邹院士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17年来,已培养了上百名研究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不仅“严师出高徒”,对自己更是严格要求,坚定贯彻“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要首先做到”的教学作风。他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自主创新。他关心学生们的生活,时常资助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解学生的学业之惑,还全心全意地解他们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在学生眼里,邹院士不仅是一位严师,更是位“慈父”。

  邹志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更是胸怀全局,带领他的团队为推动我国能源与环境材料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朋飞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k8游戏平台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k8游戏平台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