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游戏平台

| 关于凯发k8游戏平台

标题 全文

凯发k8游戏平台首页 >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江苏实践”-凯发k8游戏平台

作者:阿妮尔 王琼 发布时间:2022-09-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省教育厅办公室(新闻办)、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江苏教育“‘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高标准高质量”主题新闻宣传行动。本报从本期起开设同名专栏,广泛宣传江苏教育发展的新作为新业绩,展现江苏锚定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不动摇、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的新使命新担当,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敬请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等教育突出内涵质量提升,优化布局与结构,综合实力和贡献力明显增强,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非凡贡献——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江苏实践”

  ■本报记者 阿妮尔 王琼

  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99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47%增长至65%,普通高校由153所增至168所,专业总数由2500个增加至4000余个;每年向社会输送的高校毕业生数由2012年的52.6万人增至2021年的60.1万人,10年累计输送556.9万人……8月30日,省教育厅举行“砥砺十年谱新篇 奋楫扬帆建新功”之“江苏高等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一组组扎实亮眼的数字,清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绩。

  “江苏始终坚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表示,10年来,高等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夯“高原”筑“高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2016年,省政府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将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全省高校持续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

  2021年,省政府又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聚焦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建设高品位优秀文化、推动高品质国际合作交流、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等七大任务,为实施新一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定向”。

  “我们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助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学科高校。”葛道凯说。

  近10年来,我省连续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达34亿元。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每年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并专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组织、宣传、编办、发改、教育、科技、工信、财政、人社等9部门组成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有力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在“高原”上打造“高峰”。

  当前,我省高校“逐层推进、逐级上升”的学科发展体系已逐步形成。10年来,全省16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二;48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三;99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5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高校共有80个学科进入a类,占全国总数11.2%;全省34所高校214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14所高校29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均为全国第二,充分展现学科建设持续夯实“高原”、打造“高峰”的良好成效。

  今年5月,全球首台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诞生,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实现二氧化碳通量探测的商用激光雷达。“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多项参数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团队负责人,南信大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院长夏海云表示,依托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优势,他和团队整合资源,促成大气遥感、大气探测等专业学科的深度融合,在学科前沿持续攻关,并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得益于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建设,10年来,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73项。

  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是关键。10年间,我省大力实施“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自2010年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实施以来,超过700名在各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海内外人才遴选为特聘教授。入选后,多人获得各类国家级教学、科研奖项,其中95%在聘期结束后仍选择留在原选聘高校。

  重铸魂强学识,聚焦高素质人才培养

  2021年,苏州大学“成长陪伴”计划审议通过。一支由1235名导师与949名导生组成的“德政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陪伴队伍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给予2021级本科新生全程引领陪伴。“工科教育与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合,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入水’。”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孝峰表示,作为学业、德政“双导师”,他希望通过成长陪伴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与学生教学相长。

  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常抓高等教育质量不动摇。”葛道凯说,我省着力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改革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课程设置,探索完善校企协同、教科融合等模式,为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铺设路径。

  铸魂育人,思政先行。10年来,我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全省高校大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51所高校成立江苏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联盟,2.68万支项目团队累计签约项目3787项,帮扶群众达110多万人,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打造江苏最大最生动的思政课堂。

  2017年,我省完成2000多名思政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2018年,我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同年启动实施高校优秀青年思政教师“领航·扬帆”计划,为全省高校思政课和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高校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南京大学2019年启动“熔炉工程”,创设“大教育”“大思政”机制,全力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参与“嫦娥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校友化身“思政教师”返校宣讲;南京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思政课堂实践教学,通过“道德小品”、辩论赛、历史情景剧等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思政课堂……各高校着力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是我省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坚定方向。全省高校广泛开展“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工作室”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截至目前,省教育厅与省工信厅联合共建3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获批1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2000余人次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50名本科类产业教授,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2022年,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首批已遴选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和30个培育点。

  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用融入新时代技术需求的数字化创新课程和产学研融合的实操模式,为学生打牢专业“基石”。“让学生掌握机械相关理论技能的同时,也要紧跟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田桂中说,学院不少基础课程都融合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还聘请100多位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建设各类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建成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71万项。2015-2021年,江苏高校取得“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国赛96金129银159铜的好成绩。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超5000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科技大学生领军型“双创”企业。“江苏学子充满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激情和热情,希望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成果走进市场,孵化落地成长壮大。”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说,全省高校聚力推进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投资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解难题促发展,提供高质量创新支持

  作为学术科研项目的聚集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校聚集了大量尖端科技资源、前沿学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与地方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持。

  据统计,我省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并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5996个。近5年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累计约11万项,成交额累计539.55亿元。

  “我省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思路,重点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推动创新潜能加速释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杨树兵介绍说。

  在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带领团队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里进行6g通信技术攻关。经过3年多攻坚克难,首创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打破了此前全球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

  在徐州,由中国矿业大学牵头,协同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农业大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和海外高校企业组建的江苏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将科学理论和成果应用于塌陷地修复,助推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工业城市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城市转型升级。

  目前,我省高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位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位居全国第一。

  在科研学术高质量成果不断向地方输出的同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构建产教融合体系,突出服务导向、产学研相互促进,推动高校与地方携手共进,打通校企间人才流动的障碍,促进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创业。当前,全省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政党机关和其他组织联合组建的6000多家研究生工作站,吸引了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各工作站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机制,校企联合攻关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鼓励引导在站研究生毕业后留司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铺展“部省共建”“市校共建”等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模式,校地合作模式走向深化。目前,全省1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进入部省共建行列。近年来,省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泰州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同推进“健康名城”建设,省教育厅与南通市签署协议共建南通大学……“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大学的助力和支撑。”葛道凯说,加强共建对于高校培养和聚集优质人才、产出更多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水平成果,意义非凡。

责任编辑:李朋飞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江苏实践”
发布时间:2022-09-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阿妮尔 王琼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省教育厅办公室(新闻办)、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江苏教育“‘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高标准高质量”主题新闻宣传行动。本报从本期起开设同名专栏,广泛宣传江苏教育发展的新作为新业绩,展现江苏锚定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不动摇、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的新使命新担当,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敬请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等教育突出内涵质量提升,优化布局与结构,综合实力和贡献力明显增强,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非凡贡献——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江苏实践”

  ■本报记者 阿妮尔 王琼

  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8个“双一流”建设学科,99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47%增长至65%,普通高校由153所增至168所,专业总数由2500个增加至4000余个;每年向社会输送的高校毕业生数由2012年的52.6万人增至2021年的60.1万人,10年累计输送556.9万人……8月30日,省教育厅举行“砥砺十年谱新篇 奋楫扬帆建新功”之“江苏高等教育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一组组扎实亮眼的数字,清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绩。

  “江苏始终坚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表示,10年来,高等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夯“高原”筑“高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2016年,省政府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将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全省高校持续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

  2021年,省政府又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聚焦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开展高层次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建设高品位优秀文化、推动高品质国际合作交流、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等七大任务,为实施新一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定向”。

  “我们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助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学科高校。”葛道凯说。

  近10年来,我省连续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达34亿元。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每年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并专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组织、宣传、编办、发改、教育、科技、工信、财政、人社等9部门组成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有力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在“高原”上打造“高峰”。

  当前,我省高校“逐层推进、逐级上升”的学科发展体系已逐步形成。10年来,全省16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二;48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三;99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25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高校共有80个学科进入a类,占全国总数11.2%;全省34所高校214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二;14所高校29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和学科数均为全国第二,充分展现学科建设持续夯实“高原”、打造“高峰”的良好成效。

  今年5月,全球首台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诞生,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实现二氧化碳通量探测的商用激光雷达。“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多项参数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团队负责人,南信大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院长夏海云表示,依托大气科学“双一流”学科优势,他和团队整合资源,促成大气遥感、大气探测等专业学科的深度融合,在学科前沿持续攻关,并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得益于扎实的学科和专业建设,10年来,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73项。

  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是关键。10年间,我省大力实施“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自2010年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实施以来,超过700名在各专业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海内外人才遴选为特聘教授。入选后,多人获得各类国家级教学、科研奖项,其中95%在聘期结束后仍选择留在原选聘高校。

  重铸魂强学识,聚焦高素质人才培养

  2021年,苏州大学“成长陪伴”计划审议通过。一支由1235名导师与949名导生组成的“德政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陪伴队伍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给予2021级本科新生全程引领陪伴。“工科教育与课程思政要有机融合,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入水’。”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孝峰表示,作为学业、德政“双导师”,他希望通过成长陪伴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与学生教学相长。

  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常抓高等教育质量不动摇。”葛道凯说,我省着力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改革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课程设置,探索完善校企协同、教科融合等模式,为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铺设路径。

  铸魂育人,思政先行。10年来,我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全省高校大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51所高校成立江苏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联盟,2.68万支项目团队累计签约项目3787项,帮扶群众达110多万人,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打造江苏最大最生动的思政课堂。

  2017年,我省完成2000多名思政课专任教师全员培训。2018年,我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同年启动实施高校优秀青年思政教师“领航·扬帆”计划,为全省高校思政课和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高校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南京大学2019年启动“熔炉工程”,创设“大教育”“大思政”机制,全力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参与“嫦娥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校友化身“思政教师”返校宣讲;南京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思政课堂实践教学,通过“道德小品”、辩论赛、历史情景剧等模式让学生真正融入思政课堂……各高校着力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是我省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坚定方向。全省高校广泛开展“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工作室”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截至目前,省教育厅与省工信厅联合共建3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获批1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2000余人次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50名本科类产业教授,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2022年,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首批已遴选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和30个培育点。

  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用融入新时代技术需求的数字化创新课程和产学研融合的实操模式,为学生打牢专业“基石”。“让学生掌握机械相关理论技能的同时,也要紧跟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田桂中说,学院不少基础课程都融合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还聘请100多位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建设各类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建成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累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71万项。2015-2021年,江苏高校取得“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国赛96金129银159铜的好成绩。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超5000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科技大学生领军型“双创”企业。“江苏学子充满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激情和热情,希望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成果走进市场,孵化落地成长壮大。”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说,全省高校聚力推进教育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投资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解难题促发展,提供高质量创新支持

  作为学术科研项目的聚集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校聚集了大量尖端科技资源、前沿学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与地方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持。

  据统计,我省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并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5996个。近5年来,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累计约11万项,成交额累计539.55亿元。

  “我省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思路,重点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推动创新潜能加速释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杨树兵介绍说。

  在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带领团队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里进行6g通信技术攻关。经过3年多攻坚克难,首创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打破了此前全球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

  在徐州,由中国矿业大学牵头,协同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农业大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和海外高校企业组建的江苏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将科学理论和成果应用于塌陷地修复,助推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工业城市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生态城市转型升级。

  目前,我省高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位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位居全国第一。

  在科研学术高质量成果不断向地方输出的同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构建产教融合体系,突出服务导向、产学研相互促进,推动高校与地方携手共进,打通校企间人才流动的障碍,促进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创业。当前,全省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政党机关和其他组织联合组建的6000多家研究生工作站,吸引了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各工作站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机制,校企联合攻关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鼓励引导在站研究生毕业后留司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铺展“部省共建”“市校共建”等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模式,校地合作模式走向深化。目前,全省1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进入部省共建行列。近年来,省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泰州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同推进“健康名城”建设,省教育厅与南通市签署协议共建南通大学……“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大学的助力和支撑。”葛道凯说,加强共建对于高校培养和聚集优质人才、产出更多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水平成果,意义非凡。

责任编辑:李朋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