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们的“镜子”,而她却说她是我们的“影子”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k8游戏平台

她是我们的“镜子”,而她却说她是我们的“影子”

——镇江市丹徒区支显宗学校支显宗小学教师朱丽霞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引子: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作为一个平凡的老师,想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老师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做一名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老师。而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师,她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镜子”,她就是镇江市丹徒区支显宗学校支显宗小学(办班点)朱丽霞老师。

  朱丽霞老师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学校——镇江市丹徒区支显宗学校支显宗小学(办班点),长期从事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曾担任语文、数学、美术、品社等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她对这所学校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小学在这里读了六年,初中读了三年,中考志愿唯一填的就是“中师”。她对“老师”情有独钟。师范就读于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她所在的学校。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朱丽霞老师自参加工作至今虽然寸步不离曾经培育过她的母校,但是她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工作热情一直高亢,初心不变。她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她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凭着踏实肯干,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信任,同事的认同,社会的赞誉。她“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她一直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正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实现她心中伟大的梦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得到无私的爱,在校园里快乐成长。

  她启蒙的是孩子们的纯真心灵

  关爱学生,无私忘我。要让学生成才,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爱呵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姐姐。朱丽霞老师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一天中,最多时间的与学生待在一起,尽可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引导他们,为的是尽早找准突破口,快乐有效地教育好学生。

  吴梅小朋友父母双亲智障,平时无人管理,几乎不洗脸,不梳头,就来上学。孩子也有一点自卑,显得沉默寡言,不合群。老师与其父母又无法沟通,因此,朱老师经常为吴梅洗脸、梳头,并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指导和心理的疏导。更为特别的是家长放学经常记不住来接孩子,碰到这种情况朱老师都是自己把她送回家。有一次,刮风下雨,由于送吴梅回家,路上耽误了很多时间,等到朱老师赶到上党中心校接自己女儿时,看到自己的女儿爬在传达室办公桌上做作业的孤单身影,心里一阵酸楚……在朱老师的关怀下,吴梅渐渐学会了自理,人也变得开朗多了。她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大姐姐。开学后不久,她不但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动力。

  刘文奇是学校有名的后进生,不会写字,上课坐不住,课间爱招惹别人。原来他四岁时母亲车祸去世,父亲又出国打工,跟爷爷奶奶过。爷爷奶奶基本不识字,对孩子的管理仅限于吃饱、穿暖,根本就不懂管教孩子。朱老师了解情况后,就经常带着他散步,搀着他的手跟他谈心,用小零食激励他,让他对老师产生信任与依赖。当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朱老师就在班上大力表扬。如今,大课间朱老师与刘文奇手牵手一起游戏,已成为学校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冬天朱文奇有一次没穿袜子,就立即打电话叫他奶奶送过来,表扬孩子自己穿衣真能干的同时批评教育他的奶奶。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像妈妈一样爱抚他,让他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一学期下来,刘文奇的学习成绩虽然离班级均分还有一大段距离,但他开始知道上进了,经常要老师教他写字,而且非常想得五角星。虽然教育的过程中刘文奇的表现有无数次的反复,有时很好,有时又特别难缠,说尽了好话,剪了数不清的五角星,还有变了花样的小零食,她感到对自己的女儿也不曾这么用心思,有时也曾让她灰心失望,但她从未放弃过。她告诉我们:有一天下午放学,刘文奇拿着五角星,高高兴兴地来到她的面前难为情地说:“朱老师,明天我会想你的!”那天是星期五。当时,她甭提有多激动了,一股暖流荡漾在心中,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她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真正的幸福!刘文奇的奶奶在校门口经常充满感激地对其他家长说:“我家刘文奇好多了,多亏了朱老师!她真比妈妈还要好!”

  她关爱的是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更是浇灌心灵的甘泉,作为教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对每一名学生的包容之心。

  韦恒亮曾经是班上一个难教育的孩子,他的难管之处在于行为偏差与家长的监管缺失。他家庭条件稍好,双亲不在身边,家长认为孩子才读一年级没什么,现在挣钱最要紧。由于爷爷奶奶从小过分溺爱他,导致他在家调皮捣蛋,闹得老人无法安宁,所以一回家,爷爷奶奶就喊“小祖宗”还是上学去的好。当与孩子的家长沟通协调时,家长说:“我们不懂教育,你们老师出劲打,不要紧,他比较害怕老师”。碰到这样的家长时,朱老师会语重心长说道:“老师用不着打学生,也不会打你的孩子,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理解,你们只要用一点点时间来关心孩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样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委婉地教育了家长,使他们认识到,“要想孩子好,家长的帮助少不了”。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朱丽霞老师不是神,但她把关爱学生作为教师生涯的起点和归宿,把关心学生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课。她所在的学校地处偏僻的农村,班上学生在生活上经常会遇到困难,诸如早上不扎辫子,不吃早饭等,她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在给班上女生梳辫子的时候,边梳边了解早上家长没有帮着梳辫子的原因,原来有时是孩子怕疼就没有梳,就及时教育她勤洗头,天天梳就不疼了;有时是起床迟了,就及时教育她,早睡早起。这样,边谈边梳头,不让孩子觉得有负担。

  有一次李江文小朋友竟把大便拉在身上,走路时掉在地上。这时其他的孩子都做出了异样的动作或发出奇怪的声音。朱老师第一时间迅速跑到食堂拿来草木灰,一边打扫残局,一边教育其他孩子,宽容别人的难堪,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像朱老师一样不嫌脏不嫌麻烦去帮助他,千万不能嘲笑。再迅速给李江文脱掉裤子,换上学校备用的校服,将脏裤子洗干净用方便袋装好让其带回家。朱老师就是这样会时时给一年级的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照样子去做。

  有些家长忘记督促孩子准备铅笔,整理书包。要写字了,经常有学生没有笔。于是她自备了刨笔机和铅笔,让那些没准备笔的孩子使用。为了起到正面教育作用,她还会辅以“五角星”奖给那些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孩子,并且说一句“这也是奖给你的家长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朱老师经常利用晨会班会,开展整理笔袋和书包的活动,提醒孩子给书包“减肥”……

  众所周知,在一年级担任班主任是很辛苦的,累得是缺少家长的配合,累得是家长陈旧的意识:“孩子小,大了自然好”。可朱丽霞老师从来都是任劳任怨,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个细节,用心去关爱她们。这都是源自于她作为教师的一片爱心,也是一个乡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的一片真情。因为成长需要激励,成长需要呵护……这一切她都成竹在胸。

  她坚持的是对事业的无私承诺

  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教以来,她服从分配,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哪里有重担,她就到哪里去干。她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效的事情。长期以来,她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坚持出全勤,每天大约七点就准时到校,比规定到校时间早了将近一个小时。为了教学工作,朱老师付出了很多很多,多次带病坚持工作,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朱老师怀孕不久,当时学校教师紧缺,看着三十多双充满依恋之情的眼睛,她坚决服从分工不叫苦不怕累,为了学生她咬紧牙关克服孕期的种种不适,坚持认真上课。在妊娠33周时的一天,她上完课后突感不适,羊水破裂,学校紧急将她送到上党卫生院后,当医生告知她保大人保不了小孩的时候,她感到自己的天要塌了,随即将她转到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虽经过医生尽心保胎,她的女儿还是提前了48天来到这个世界,当她望着这个只有三斤九两,医生说成活率不足5%的“心肝宝贝”女儿时,她心中充满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愧疚。她给这个早早来到世界的幼小生命取名叫“早早”。 在她休产假期间,学校领导找到她,由于单位缺少教师,还有个别班级现在没有任课教师。领导同她商量,看她能否提前一个月结束产假回到学校上班,看着领导期待的眼神,想到了三十多名学生,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她热爱的岗位,站在了班级的讲台上。女儿早早不仅仅是她生命的传承,更是她对事业坚守的见证。

  她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现代课堂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她在教学中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她报名参加了中文本科函授,顺利毕业,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新课标培训,掌握教具制作与使用、计算机应用等技能,还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学校里的教学骨干。

  每天早晨,朱丽霞老师到校最早,早早地就陪着学生一起早读;放学回家,她走得最晚,因为她要等到家长接走最后一名学生,她才肯放心离校。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怎能有这份无私执着的坚守?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是朱丽霞老师说,比她们条件艰苦的多了去了。她一定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为农村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她的教育梦想--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得到无私的爱,在校园里快乐成长。朱老师谦逊地说她是我们的影子,而支显宗学校的每位教师要自豪地说,朱丽霞老师是我们的“镜子”!

(镇江市教育局选送)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 [2022-01-04]
  • [2022-01-04]
  • [2022-01-04]
  • [2022-01-04]
  • [2022-01-04]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k8游戏平台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k8游戏平台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